为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筑牢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根基,9月24日下午15:40,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青蓝工程”拜师仪式如期举行。仪式聚焦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实践两大核心模块,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开启一段以老带新、共同成长的教育征程。
仪式由教科处主任胡义涛主持。他首先阐明“青蓝工程”的深层意义:“骨干教师的经验是学校的宝贵财富,青年教师的活力是学校的未来希望,‘青蓝结对’是经验的传承,更是教育初心的接力。”随后,他向全体师徒明确核心要求:需先“定目标”,师徒共同制定阶段性成长计划,让培养工作有方向、有路径;更要落实“两带”——“带师魂” 与“带师能”,前者旨在传承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后者聚焦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实操技能,助力青年教师早日站稳讲台、扛起责任。
王玉老师代表青年教师发言。她言语中满是谦逊与期许:“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渴望成长却也时常困惑,感谢学校搭建‘青蓝工程’这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向经验丰富的师父学习。未来我们定会怀揣敬畏之心,认真听课、踏实备课,在师父的指导下快速提升,不辜负学校的培养与师父的付出。”
师父代表杜春红老师以“责任”与“陪伴”为关键词,郑重表态:“作为师父,我们会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与管理心得,不仅要在业务上‘传帮带’,更要在师德上做表率,陪青年教师走好职业起步的每一步,与他们一同深耕教育沃土。”
两位代表的发言情真意切,引发全场共鸣,掌声此起彼伏。随后,仪式进入核心环节。师徒双方郑重签署《“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协议书》。这份一式三份的协议,清晰标注着师父“传经验、帮成长、带技能”的职责,也写下了徒弟“勤学习、善思考、敢实践”的承诺,每一笔签名都承载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
签约结束后,学校领导为骨干教师们颁发“师父聘书”,红色聘书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既是对骨干教师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承担“传帮带”责任的肯定。
指导教师们为结对的青年教师送上精心挑选的教育书籍。“希望这些书能成为你们教学路上的‘良师益友’,帮助你们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
最动人的瞬间,当属徒弟向师父敬茶环节。青年教师们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微微躬身递到师父手中,一句“师父,请喝茶”,简单的话语里满是敬意与求知渴望;师父们接过茶杯,轻轻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一个动作便许下了倾囊相授的约定。茶香萦绕间,师徒情谊悄然升温,大家都被这份传承的温情打动,眼中泛起泪光。
仪式最后,副校长石勇总结讲话。他首先对本次仪式的圆满举行表示祝贺,向主动承担指导任务的骨干教师致谢,也向满怀热忱的青年教师寄予期望。“‘青蓝工程’不是一场仪式,而是长期的成长伙伴关系。”他强调了“三个避免”,即要避免“旁观学习”而非“共同实践”,要避免“只教方法,不谈立场”,要避免错误的师徒关系。希望师父们以身作则,做青年教师的“引路人”与“守护者”;青年教师们要主动请教、虚心钻研,早日实现从“青出于蓝”到“青胜于蓝”的跨越。他表示,学校将持续为“青蓝工程”提供保障,推动师徒结对落地见效,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成长中收获价值,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随着全场掌声响起,本次拜师仪式落下帷幕。但青蓝携手的故事才刚刚开篇,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淮北五中分校的师徒们定能以师魂为灯、以师能为帆,在教育的田野上共同耕耘,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