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皖北地区基础教育教研帮扶信息科技学科第二次研讨活动于2025年9月21日至24日在阜阳市第五中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中学信息科技(信息技术)学科实践”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个地市的信息科技教研员、帮扶专家及各新优质学校的信息科技教师代表参加。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派出信息科技教师李冬冬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为期两天的研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深度融合理论引领与课堂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专家引领,明晰方向
活动伊始,安徽省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王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芳老师作了题为《信息科技学科实践的内涵、价值、样态与路径设计》的主题讲座,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了学科实践的核心要义,为一线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实施路径。
二、课堂观摩,聚焦实践
研讨课环节精彩纷呈。阜阳市第五中学邹飞老师展示了《利用AI开发老人防跌倒工具》一课,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关爱老人的真实情境相结合;蚌埠第九中学黄敏老师带来的《路由器的安全设置》则紧扣网络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次日,两位老师的改进课进一步展现了项目式学习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实践。
三、深度研讨,思维碰撞
每节研讨课后均设有说课与研讨环节。授课教师详细阐述教学设计思路与反思,与会教师围绕课程目标、活动设计、技术应用及教学评价等维度展开热烈讨论。李冬冬老师针对《路由器的安全设置》一课提出教学内容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和网络行为的引导,以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升,得到了参会老师的认可。各地市信息科技教研员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促进了教学智慧的深度交流与共享。
四、微讲座串联,赋能教学
活动中穿插了多场聚焦具体问题的微讲座。孙志辉老师的《AI赋能信息科技学科实践》、靳婷老师的《学科实践中的学习评价》、董俊老师的《学科实践中的学习活动设计》以及宋泉泉老师的《学科实践中的真实情境设计》等,从不同侧面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指导。

活动尾声,省教科院方其桂老师的答疑解惑解决了很多参会老师教学中的难题。阜阳市教研员冯士海老师精彩的总结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研讨活动归来,李冬冬表示,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始终将信息科技教育置于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到其不仅是传授技能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未来核心竞争力、赋能教育创新的关键引擎。学校将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要工作,通过组织参加培训、鼓励参与课题研究、搭建校内外交流展示平台等多种途径,着力打造一支既精通专业技术、又具备卓越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